3月雷锋月,我校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”大学生宣讲朗诵团组织开展“雷锋精神”宣讲朗诵、进社区志愿者服务和校内清洁教室志愿活动,以“理论宣讲+志愿服务”为主线,将雷锋精神的火种从校园课堂播撒到社区基层,让青春力量在实践中绽放光芒。
一、课堂宣讲:让雷锋精神“声”入人心
3月13日至14日,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依娜和居子钰老师的共同指导下,由宣讲朗诵团社长、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刘易麟牵头策划,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徐隽彦带领宣讲团成员——商贸管理学院的崔思宇、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朱珂欣与商贸管理学院的许馨文等几位同学,走进班级,开展“弘扬雷锋精神、‘雷锋日记’进课堂”主题活动。
宣讲朗诵团成员以生动的语言讲述雷锋在艰苦岁月中的坚持与奉献,带领同学们翻开《雷锋日记》,逐段诵读经典片段。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,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……”当雷锋质朴而铿锵的话语在教室中回荡时,学生们凝神静听,沉浸其中。活动紧扣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核心,用青年视角诠释雷锋精神的内涵。
二、校园服务:劳动教育传递奉献初心
3月14日,宣讲团成员化身“校园雷锋”,走进校园新教学楼开展义务劳动。他们手持抹布、酒精喷雾等工具,分组承包几个教学楼层“责任区”:擦窗台、清讲台……用行动践行“劳动即教育”的理念。
此次志愿劳动恰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呼应。宣讲朗诵团成员们用双手践行“螺丝钉”的奉献精神,让“劳动最光荣”的信念在校园扎根生长。
三、社区焕新:以行动诠释“为人民服务”
与校团委、嘉定镇街道团工委对接,由宣讲朗诵团成员与社区志愿者组成的“雷锋小队”集结在花园弄社区,对长期侵占居民居住空间的废旧车辆发起了一场“清零行动”。社区楼道内,废旧车辆横七竖八地堆放,不仅占用了公共空间,更对消防安全造成了隐患,志愿者们逐层排查楼道、疏通通道,清理了大量废旧自行车、电动车,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,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。
从“杂乱堆积”到“井然有序”,这场行动不仅擦亮了社区面貌,更让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雷锋精神通过青年志愿者的双手在春日暖阳中生根发芽。
“从讲台到社区”雷锋月主题实践获多方点赞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构建"社区共治""校园服务""课堂宣讲"三维实践场景,组织青年学子将《雷锋日记》的经典论述转化为社区治理、校园清扫、理论宣讲等具体行动,实现从理论认知到情感共鸣再到行为养成的立体化传承。
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